【编者按】
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工作室在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趵眼”栏目,以“深度观察、读懂济南”为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政热点,从鲜活的事例切入,从更高的站位思考,让广大读者读懂新闻中的新闻、明晓决策中的考量、辨识政策中的深意,为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济南的乡间荡漾着安逸与幸福。
【资料图】
6月14日至15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举行,与会人员先后到沿黄7个区县的10余个乡村进行现场观摩。
一行人边走边看,走进美丽村庄,看村容村貌的蝶变;走进农户家中,看日渐红火的生活;走进田间地头,看挂在枝头的瓜果;走进农业企业,看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走进乡间文旅项目,看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一行人边学边议,学习不同村庄的致富经,讨论济南乡村振兴的新实践;学习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经验做法,讨论自然与发展和谐共赢的好方法;学习人才返乡带动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讨论人才振兴的广路径……
为期一天半的观摩活动转眼而过,乡村振兴的“泉”新图景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众人收获满满。观摩之行的所见所感也将化为济南乡村振兴更上一层楼的灵感与源泉。
广阔乡村,大有可为。更加美好的未来令人满怀期待。
党建引领,乡村找准致富经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走过济南的10余个乡村,每个村集体都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它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内核——党建引领。
在章丘区文祖街道水河村,一池碧绿湖水边,一座座极具传统特色的民俗院落相邻而列,村民在其中操作着老式织布机熟练地交织经纬。近年来,水河村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契机,以党建带发展,破解村集体收入 和村民增收难的问题。依托街道乡村振兴党建联盟,按照村企联合、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引进山东舜耕九州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亩和闲置房屋20余处,打造以红色研学、劳动实践、文旅康养为主题的“三大产业板块”,把组织优势转变为村级发展优势。项目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50 余人,周边6个村每年增收100 余万元。
得益于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实行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小寨村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小寨村文化广场宽敞整洁,绿树成荫,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其间乘凉休闲。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成为村民安居乐园,村民们笑称,“除了村口的小寨村牌坊,我们这里完全看不出农村的模样,跟城区没啥区别。”
长清区马山镇乐耕家园社区同样是“旧貌换新颜”。该社区是马山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中规模最大的社区。社区面积0.87 平方公里,建设安置房屋 444 栋、2496 套,安置居民9000 余人,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于2022年11月25日分房到户。村民告别了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面貌,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突破口。
济南的不少乡村广开门路,聚齐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济阳区济阳街道董家村坚持乡贤反哺引领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在外能人,吸引济南长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返乡创业,投资打造易丰居精品民宿;吸引济南市非遗传承人徐庆增来到董家村进行黑陶研发,成立集生产、销售、加工、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非遗文化基地,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民宿+非遗+旅游”的特色致富新路。
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主动邀请在外“能人”回村,现已有35名名校高材生、“包工头”、酒店经理等年轻人才回村创业就业,先后策划了8大娱乐项目、44处山间民宿。其中打造的古槐路体验区项目,已成为马套村对外文化宣传的主要窗口;正在修复建设的钉头崖、齐长城等文化遗迹将成为马套村文化振兴的“新网红”。
农业为基,田里的收获是幸福底色
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农业现代化是一把“金钥匙”。
立足自身环境条件,济南的众多乡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走上致富路。
沐浴着六月骄阳,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的山楂树上挂满了青绿的山楂幼果。山楂正是芦南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之一。通过创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芦南村种植2万多棵山楂树、柿子树,打造30亩牡丹园,建成3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守住“一产”基点;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开发“楂啤”“芦南的山楂(气泡饮)”等产品,把“小山楂”做成“大产业”;深入打造云台山田园综合体,建设山楂体验园、桃花岭上民宿、小野农场、乡创中心等项目,实现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的转变。
作为“中国黄瓜之乡”,济阳区曲堤街道围绕黄瓜这一特色农产品做出了大文章。聚焦增加黄瓜附加值,推动黄瓜食品、果汁、美容产品等功能性产品研发生产,着力拉长黄瓜产业链条,培育了育苗企业30余家,食品加工类企业2家。按照“市场+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化生产模式,持续推动曲堤黄瓜专业批发市场升级,实施曲堤黄瓜品牌营销推广项目。目前,曲堤黄瓜市场日交易量最高达200万斤,年交易量达10.5亿斤,交易额超过15 亿元。同时,整合蔬菜采摘、闻韶台遗址大院、济水韶音博物馆等,打造了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品牌。
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耿庄村,沃尔富斯番茄产业园内颜色各异、品类众多的番茄格外引人注目。这背后是沃尔富斯对种业“芯片”的不断攻关。该公司每年进行番茄品种试验2000多个,研究新品种杂交组合4000多个,创制番茄新材料300余份。目前,已建成番茄种质资源库1个,入库番茄种质资源3000余份。同时,与耿庄村建立企村联建,探索"企业+村委+基地+农户"的协作发展模式,产业园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连片的稻田伸展向远方,青翠的稻苗在水田中随风轻摇。这是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的一幕田园风光。吴家堡黄河大米远近闻名,席庄村正是以大米为基础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路,形成以大米种植区为主的水稻观光、以油菜花基地为主的近郊观光以及双龙湾旅游基地;探索建设了稻蟹混养试验区,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举多赢”;利用空置民居打造 6 座特色民宿,发展研学项目,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看得见田、望得见水”的乡愁文化。
绿水青山,文旅盘活绿色资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广袤乡村,秀美自然风光正是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泉是济南的灵魂,也是发展文旅的金字招牌。历城区彩石街道玉河泉村正是一座山泉相依的特色乡村——三面环山,遍布八处泉眼,著名的响呼噜泉就在村中。2019 年以来,玉河泉村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进行乡村旅游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游客到此不仅有的玩,还要住得下。风景秀丽的村庄正在规划玫瑰谷和桂花谷项目,利用收回宅基地打造民宿项目。
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村是三涧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的核心片区之一。坐落于此的泉城百花园田园综合体以花海景观和乡村风貌为依托,有效联结带动吴家村及周边朱家峪村、徐家村、养军店村,形成了“政-企-村-民”四方协作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村企合作,初步形成花卉种植展销、精品民宿、主题公园、文化体验等多点开花的局面。
玫瑰沿路盛开,让两旁的民宿院落染着一层浪漫气息。槐荫区赛石玫瑰农业园区以玫瑰文化为主题亮点,提供养花、赏花、品花、文创的全套产业链,打造四季“有花可赏,有香可寻”的齐鲁样板花园。“得益于玫瑰主题,不少婚礼、求婚仪式都选在了我们这里。”园区负责人介绍说。
提到玫瑰,让人不禁想到平阴。作为“一带一路”世界玫瑰经济带的东方起点,平阴玫瑰有着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最早种植玫瑰的原产地之一。平阴县玫瑰镇北石硖村依托“玫瑰花核心种植区+县城15 分钟生活圈”的区位优势,借助“芳蕾田园综合体”的资源优势,投资300万元,对村内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发展民宿经济,全力打造玫瑰花乡村观光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振兴乡村旅游市场。
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立足自身天然资源禀赋,建成“一轴”“五区”的发展格局,高标准打造凤凰山休闲公园、石屋民宿集聚旅游、大棚花卉种植园项目,引进阿胶生产、毛驴养殖、粉皮加工、辣椒产业、千亩花卉博览等休闲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旅游休闲+工业”“旅游休闲+农业”的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济南实践已然开出了累累硕果。随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召开,一场“头脑风暴”随之而来,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必将展现在泉城大地。(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 记者:卢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