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春耕时节种希望’活动,请大家一起动手,播下春天里的第一粒种子……”在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和美农庄”里,学校举行了春耕主题活动,师生集体出动,拔草、施肥、采摘,将新种子播种在自己的班级责任田,忙得不亦乐乎!
(资料图)
学校自2018年建立校园农庄后,开启了“田园式”劳动教育探索实践,在校内开发了3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田地,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班班都有“责任田”
走进“和美农庄”,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田字格”。学生分工协作——一个手握小锄头,一板一眼地翻动着土地;另一个有序地播撒种子,认真的模样俨然是农庄里的“小农人”。
学校将沃土“搬”进校园,为每个班级划分“劳动责任地”,打造“创意农庄”课程群。学生不仅管理自己班级和公共区域的卫生,还要负责打理本班的责任草坪和“和美农庄”里的“责任田”。
“我们会根据劳动课时安排,定期带领学生除草、浇水、施肥……”教师在自己班级的责任田里来回穿行,一会儿给学生进行播种演示,一会儿停下脚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术性指导。
各班的耕种安排采用定期打理、周末轮值的方式,周末则由家长按照班级轮值表与孩子一起前往维护,保证每周都有家庭照顾班级“一亩田”。如果恶劣天气袭来,遇到农作物受损的情况,学生还要及时到田间“医治”受伤的农作物。
学生根据不同节气种下农作物,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种、养、收、食、储、卖”等技能。每到丰收季,学生还会将农作物装袋、贴标签,然后在校园售卖。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劳动体验,学校还会举办“跳蚤市场”,让学生化身小小售卖员轮番“比武吆喝”。
成长要有“儿童味”
“学生在校园的成长需要有‘儿童味’,所以我们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学校办学规划中,让他们在田地里释放天性,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校长杨天永这样介绍探索劳动课程的初衷。
学校聚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开展了多主题、多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建立校内劳动常态化机制——“1+12”的育人模式:“1”是确定“和美教育”劳动主题,“12”是指12种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实践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
随着课程实施进一步项目化、课题化、跨学科、超学科,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及校外专家团队的参与,学校逐渐形成了“家校社”互通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每年阳春三月、金秋九月,学校德育处结合学雷锋活动、“双创”主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生物园地、花园空地、校舍操场等公共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话说农庄事——不仅描述农庄里的变化,还能享受变化带来的喜悦,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浓厚氛围。
万物有序,耕种有时。学校还将田园劳动实践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按照年级划分每个节气的特定活动安排,综合涵盖各学科教学内容:一年级学生于立春日到“和美农庄”打卡;二年级学生于雨水节气去责任田除草;三年级学生在惊蛰这天播种五谷、制作五谷画;四年级学生于春分时节到田间观察植物生长、记录昼夜时长;五年级学生在清明节祭奠英烈;谷雨时节是全校学生的采摘周,学生在了解劳动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综合素养。
“上得课堂、下得农庄”
田园式校园打破了学校边界、学科边界。教师教学既在教室也在田间,既拿得起笔头,也拿得起锄头。有了责任田后,教师带领学生在“一亩田”劳动,手拿铁锨、脚穿胶靴,顿时化身一个个“小农夫”。
“班主任会把我们劳动的过程写成新闻、拍成视频,还教我们写作文,让我们的校园生活特别有文化气息。”三年级学生在看了班主任方宏艳拍摄的劳动视频后,与家里人一起点赞。在学生心中,教师既是导师又是学习者,还是写作者、演讲者、劳动者。教师的每一种身份都意味着独特的创造,创造着学校每一天的生活,让师生的精神逐渐丰盈起来。
教师的课堂也紧紧围绕校园劳动和家庭生活劳动,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在“西兰卡普”和“学泡茶”等主题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热爱和发扬民间艺术文化的意识;在“家园我当家”和“生活小妙招”等主题课堂上,教师关注日常生活,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家庭劳动,通过设计游戏、教师指导、学生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的意识。
“从美出发,引导学生用劳动去发现校园美、班级美、同学美,收获成长的金钥匙。”学校以劳育美、以美育人,努力让“和美农庄”成为学生彰显个性、放飞梦想的“舞台”,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台”。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03日第5版
作者:涂晓璇 张龙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