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禅城打响新一轮教育扩容提质攻坚战

2023-05-10 10:45:29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禅城向教育发起新一轮攻坚战!


(资料图片)

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等“1+N”系列政策出台,禅城区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佛山一中附属学校、华英学校附属小学签约落户禅城,爱心企业捐赠10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5月9日,禅城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2023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禅城区委书记严冰、区长盘石出席会议。

大会以“奔跑兔”姿态晒出一批成绩单,以“夺锦”的魄力亮出一系列新招、实招,吹响了各部门、各镇(街道)、各学校比学赶超、攀登教育高峰的冲锋号。

这是禅城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补齐教育短板,回应民生关切,构建与“佛山之心”地位相匹配教育水平和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而吹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未来,禅城教育事业如何继续争先领跑?现场,严冰代表禅城区委、区政府许下一份庄严的承诺,向外界释放出大抓教育的信心和决心。“禅城区委、区政府将始终把教育摆在重中之重,倾注最大关注,统筹最强力量,投入最好资源,要把教育办好。”

5月9日,禅城区高规格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图为禅城区教育建设项目启用启动仪式。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立足全局看教育 放眼长远办教育

教育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更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本次大会是继去年5月禅城区教育大会举行一周年之际,禅城再次召开的高规格教育工作会议。

一年过去,禅城教育现状几何,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再获一批国家、省级奖项;争取到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个省级创建示范项目;教研资源下沉、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及教育领军队伍培育等三个市、区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完善党委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等四项教育改革工程有序推进;优化无纸化招生服务、实施中小学“清凉”工程、45所学校开设营养早餐(课间餐)试点服务等五项教育民生项目落地开花……会上,禅城区副区长何海虹用一个个指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全面回应民心所向。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过去一年禅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有力证明,背后离不开高屋建瓴的教育顶层设计,更离不开财政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投入。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禅城教育依然连续成为财政第一大支出,投入真金白银新增公办学位和普惠托位9000多个,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数据显示,尽管在“三公”经费压减的背景之下,去年禅城教育支出仍然实现逆势增长。“我们坚持政府自己可以苦一点,但不能苦教育。”严冰如是说道。

事实上,禅城教育资源持续加码的背后,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盼,更是禅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的使命担当和应有之义。

教育事关民生,更关乎城市发展。立足佛山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禅城要成为具有辐射力、影响力和集聚力的“佛山之心”,迫切需要聚人、聚财、聚消费、聚高端服务。而在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禅城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大抓教育,不仅是回应民生关切,更关系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市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在抓发展。

直面“四问” 以争先之志夺标之策掀起新一轮改革

禅城教育很好,但短板又在哪里?

“禅城教育纵向对比进步不少,但横向比依然有差距。”大会上,严冰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禅城教育事业整体形势。

面对目前教育发展现状,严冰一连发出四个追问?

一问:为什么我们每年对增加多少学位如数家珍,但普通老百姓上学难的焦虑却没有明显改观?

二问: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仍然感觉很乏力,禅城教育提升竞争力从哪里寻求突破?

三问:禅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是不是可以有更大作为?

四问:如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禅城教育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禅城成为中国改革先行的前沿阵地,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先锋区。尽管既往成绩耀眼,但面对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痛点,禅城也非常清晰地看透自身短板。

何海虹表示,这种短板集中表现为“五困”,分别是学位供给之困、队伍活力之困,标杆品牌之困、优质均衡之困和体制机制之困。

如何走好禅城教育“破局之路”?踏实务实的禅城教育人,坚定地选择简单而务实的解决办法:直面“四问”,瞄准“五困”,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为此,禅城提出“五字战略”,分别以“高、优、攻、立、燃”一一对应“五困”。

破解优质均衡之困,禅城将全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布《禅城区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实施“精致环境品味校园”“精英团队品位教育”“精准教学品质课堂”及“精品课程品牌学校”等“四精四品”计划,致力将禅城打造成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样本。

破解体制机制之困,禅城将优化办学体制,制定《佛山市禅城区办学管理体制优化方案》,聚焦完善“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的办学管理制度,优化“区级统筹、分级负担”的经费投入制度、优化教育治理制度等内容,突出集成发力,推动各条块、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集成起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破解学位供给之困,禅城将加快实施建校攻坚行动,通过扩容挖潜建项目、创新机制强统筹及拓宽思路整合力量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扩大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力争今年建成3个项目,增加学位0.51万个。

破解标杆品牌之困,禅城发布《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五一”特质项目创强争先工作方案》,在全区划定高水平特色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培育项目三大赛道,鼓励各校立竞标争先之志,兴比学赶超之风,成赛龙夺锦之势,加快树立禅城教育标杆品牌。

破解队伍活力之困,禅城将通过“教育铁军”锻造行动,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健全教师荣誉制度等创新举措,最大限度调动教师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点燃教师队伍激情。

盘石表示,禅城干部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豪气,在优化办学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学校建设模式上走出新路子,在教师队伍培养上搭建新平台,在教育品牌塑造上取得新进展。

“锚定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要以争先之志、夺标之策,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全力以赴加快禅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严冰表示,接下来,要突出全面优质,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突出固本强基,千方百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要突出集成发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突出开放合作,广泛链接优质教育资源。要围绕锻造一流教师队伍、卓越校长队伍、过硬教育行政队伍,纵深锻造禅城“教育铁军”。

重塑镇域竞争新体系

借梯攀高打造“五好”教育禅城样本

当前,禅城教育正面临着周边地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稍微放慢脚步或者迟疑一步,就有可能沦为“追兵”。

在这场大会上,禅城还有一大任务:带动各部门、各镇街以及263个学校、幼儿园,一起融入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百舸争流的大潮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擂响战鼓,以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禅城样本。

过去十年,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域下,禅城率先实施了以区为主的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制,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多年过去,禅城教育的体量已增长1/3,管理力度、投入机制以及各界支持力度逐渐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新步伐,体制机制亟须优化。

在此背景下,重塑镇域教育竞争体制和动力体制成为关键一招。为此,禅城提出要因时因势优化办学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的办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区级统筹、区镇(街道)分担”的经费投入制度改革,压实镇(街道)责任,激发属地力量,重塑禅城教育发展新优势。

“改革虽有阵痛,但不改则必然长痛。”严冰表示,各镇街要多打大算盘、多算全盘账,属地教育办好了,必然能极大地反哺属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会现场还举行禅城区人民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暨实践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今后,双方将聚焦共建教育领军人才与区域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及标杆学校建设与区域教育品牌锻造项目,共同打造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禅城样本。

“关起门来搞教育,必然落后于时代。”严冰表示,在广泛链接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寻求支持合作、主动争取优质资源加持,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借梯攀高。同时强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禅城打造高质量的教育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会再次把聚光灯照向了广大校长和教师,18位校长代表纷纷表态,立下“军令状”,承诺将全力以赴推动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禅城大抓教育的强烈信号,让教育界人士倍感振奋,进一步提振了信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佛山一中副校长范自军说,佛山一中立足禅城,辐射全市,要在学校治理、办学质量上做全市基础教育的领航者和示范标杆。

管雪希望,禅城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督导改革,用好资源加快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该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支持禅城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年前,禅城召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全区教育大会,打响了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改革的冲锋号。如今,禅城再一次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亮出一系列可操作、有指标实招,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朝着“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奋楫再出发。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相信,在探索中进取、在创新中超越、在竞标中争先的禅城,对教育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指向未来的大江大河。

正如严冰所期许的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说禅城真正成为‘佛山之心’,那一定是打响‘学在禅城’教育品牌的时候。”

禅城高质量教育事业的强势崛起,未来可期!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奕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