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蜇虫(土鳖虫)(历代本草汇言)《本草经集注》陶弘景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取曝干。形扁扁如鳖,故名土鳖,而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今人家亦有之。
《中国药典》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长沙药解》黄元御炒枯存性,研细用。
1.土鳖虫提取物具有抗血栓与抗凝血作用。
2.土鳖虫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3.土鳖虫雌成虫的己烷可溶部分及 CCl4 可溶部分可抑制 D-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损害。
4.土鳖虫总生物碱水提物有抗缺氧作用。
5.土鳖虫还有抗突变与抗肿瘤的作用。
秋分的静是夜虫渐不语。秋分第二候“蛰虫坯户”,。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焙干后入药,具有化淤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蛰虫多为昼伏夜出,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较松软的土壤中,适宜温度为25℃——35℃,低于13℃就会进入冬眠状态。而到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先后降到22℃以下,昼夜温差逐渐达到10℃以上。这时,被田野养得肥肥实实的蛰虫,趁着土壤尚还潮湿稀松,抢在霜冻前,筑穴而居,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避阴寒,开启半生半死“冬眠”的好日子。秋向深处,百虫入穴,檐下息声,居室间便多了清幽静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