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中国医药生物上市企业的ESG理念成长 面临哪些难题?

2020-09-22 10:32:31 来源:金融界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与传统财务指标不同,ESG是市场衡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感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其中,环境主要涉及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社会包含多样性、员工安全与健康、员工福利、消费者权益等议题;治理主要围绕企业的管理架构、员工关系、薪酬、激励机制等议题展开。

ESG概念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前身“社会责任投资”,即SRI(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始于1960年代,起源于宗教教会投资。在之后的30年间随着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公司治理等多方面议题被逐步纳入社会责任投资考量,ESG投资概念初具雏形。1990年,KLD研究分析公司创设了世界上首个ESG指数(Domini 400 Social Index),随后在2006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ESG投资正式兴起。

ESG从概念理论层面发展到投资层面的过程中,两面一体的信披制度与ESG评价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ESG概念被市场投资者广泛接受,如何有效地获取上市公司信息,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ESG指标评价体系成为ESG投资理念构建的根本要素。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直至21世纪初期,中国ESG相关理念与制度,在资本市场、行业市场内部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2018年开始,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标相继纳入A股,大幅度拉升了ESG投资在国内的关注度。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二级市场商誉减值、违约、财务问题的大量暴露,国内投资者愈发重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ESG投资本土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其中相关信披制度的缺失不容忽视。

将目光放在医药生物产业这一具体范围内,更能够发现国内在相关领域深入研究与积累的缺失。从概念理论的本土化到信披制度的完善,从评级体系的建立到投资市场的普及,中国ESG现实发展情况正在面临哪些难题?当前生物医药上市企业ESG实践情况如何?以信披制度为代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应该如何完善?建立中国本土化ESG评价体系是否可行、有哪些难点?如何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好地运用ESG数据信息?这些都是当下关注的焦点。